一是加快能源绿色转型。要实现“零碳",园区必须综合采取绿色电力直接供应、科学配置调节性资源、强化需求侧管理等多种方式,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这将为新能源供给消纳提供新模式新实践。
二是引导产业深度脱碳。以零碳园区为载体,探索绿色能源制造绿色产品的“以绿制绿"模式,引导传统产业探索深度脱碳路径,赋能新兴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统筹布局建设一批零碳园区,引导高载能产业有序向资源可支撑、能源有保障、环境有容量的园区转移集聚,有利于相关产业形成合理分工和良性循环。
四是适应绿色贸易规则。当前碳排放要求正逐步融入国际贸易规则和供应链体系。零碳园区拥有可溯源能源供应系统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大幅降低产品碳足迹、增强“绿色竞争力"。
五是打造零碳示范样板。建设零碳园区不仅对碳减排有直接贡献,更重要的是通过园区层面“零碳细胞"的实践,为碳中和目标下建设“零碳社会"积累经验、探索路径、打造样板。
一是资金保障。将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零碳园区建设,鼓励各地区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鼓励政策性银行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中长期信贷支持。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用于零碳园区建设。
二是服务保障。支持园区多渠道引入外部人才、技术和专业机构,服务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碳排放核算管理、产品碳足迹认证等。
三是要素保障。强化用能要素保障,在零碳园区范围内创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模式,探索实施区域审批或项目备案。加强新建园区、新能源电源、供电设施等用地用海要素保障。
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方案,通过在企业内部的源、网、荷、储、充的各个关键节点安装安科瑞自主研发的各类监测、分析、保护、治理装置;通过先进的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电能路由器聚合在一起;平台根据最新的电网价格、用电负荷、电网调度指令等情况,灵活调整微电网控制策略并下发给储能、充电桩、逆变器等系统与设备,保证企业微电网始终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经济、低碳的运行。
“源网荷储"等全量运行数据,存储展示、状态检测、运行告警.直观展示微电网系统电量、碳排、成本、设备运行等各类数据;实时呈现微电网电力数据流向和设备安全情况
能源规划
采用鲁棒优化方法进行优化配置,提供经济的容量规划方案
提高新能源消纳
优化调度,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
削峰填谷——降低基础电费
柔性扩容
短期用电功率大于变压器容量时,储能快速放电,满足负载用能要求
有序充电
虚拟电厂与电力交易